頁巖的簡單介紹
頁巖是我們常用的一種巖石,因其呈薄片狀,具有層狀的節理,所以我們稱它為頁巖,頁巖是一種硬度較小的巖石,主要是由黏土沉積經壓力和溫度形成的巖石,但其中混雜有石英、長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學物質!
由于頁巖儲量較大,分布較廣,也由于其自身的特性,決定了頁巖有著廣泛的用途,頁巖常見的用途包括:頁巖制磚、頁巖制陶粒、頁巖制水泥,頁巖煉鐵,頁巖練石油等等,在工業領域應用極為廣闊。
頁巖根據其混入物的成分,可分為:鈣質頁巖、鐵質頁巖、硅質頁巖、炭質頁巖、黑色頁巖、油母頁巖等。含鐵的呈褐紅、棕紅等色,還有黃色、綠色等多種顏色。頁巖抗風化力弱。
頁巖陶粒砂介紹
頁巖陶粒砂又稱輕質頁巖陶粒,輕質頁巖陶粒濾料采用天然巖石--頁巖為原料,經高溫、焙燒精制而成。其無毒、無味、抗壓耐磨、耐腐蝕,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強度,適用于各類水質的凈化處理,也適應于冶金、石油、化工、紡織工業廢水的生化(除油、除鐵、除錳等)處理。還用于花卉盆景無土栽培,其材質輕、吸附能力強、孔隙率高、化學性能穩定、松散容量小、抗壓、保溫、防凍、防震、無輻射,不含有害于人體健康和工業生產的成份等優點,也可用做建筑節能材料。
頁巖陶粒砂生產工藝
頁巖陶粒的生產過程一般分為五個階段,生料制備、烘干、預熱、焙燒以及冷卻。頁巖原礦經
顎式破碎機破碎,破碎后過篩,選擇3mm~5mm粒徑顆粒作為生料,然后將生料送入電爐預熱,預熱完畢立刻送入已經處于目標溫度的電陰爐中焙燒,焙燒完畢后,室溫冷卻得到陶粒。
巖生料的烘干、預熱、焙燒、冷卻時間及溫度選擇稱之為陶粒的焙燒制度,研究陶粒焙燒制度是陶粒焙燒研究的主要內容。陶粒制備過程中的各因素都會對陶粒的質量產生影響。
1、生料的制備:陶粒生產首先必須解決的是原材料加工和制粒工藝,其任務是將采集的原料,經破碎、篩分,配料、混合制成化學成分符合要求、質量均勻的含水物料,然后通過輥壓、成球等方法制成不同粒徑的生料。生料的制備工藝很多,根據原料品種不同分為干法、塑化法、粉磨成球法和泥漿成球法!
2、烘干及預熱:可以采用干法工藝,破碎篩分后,不用烘干即可進入預熱階段,預熱階段溫度控制在400℃~600℃之間。此預熱階段中,溫度急劇變化會引起生料炸裂,而導致Zz終燒制的陶粒各項性能下降;其次是控制生料在焙燒階段產生的氣體量,因為在預熱生料階段,生料中的有機質和碳酸鹽就已開始分解揮發產生氣體,那么經過預熱后,生料在焙燒階段產生的氣體量就會減少;再次就是為生料表層的軟化做準備。
預熱階段控制的因素是預熱溫度和預熱時間,這兩個因素都會對Zz終的陶粒質量產生影響,若預熱溫度過高或者預熱時間過長都會導致生料在預熱階段就已產生大量氣體,導致生料在焙燒階段因膨脹氣體不足使陶粒膨脹不佳;但是預熱不足,就會造成高溫焙燒過程中生料的炸裂,所有這些都會影響到陶粒的Zz終性能。在實際生產中,由于受生料的品種、陶粒Zz終形狀尺寸、生產窯型等因素影響,預熱溫度和預熱時間通過試驗確定!
3、焙燒:焙燒階段是整個陶粒焙燒過程中Zz關鍵的一步,它將直接影響到陶粒制品的各項性能,如果控制不當,會造成氣體壓力太大而溢出下班體外殼形成開口氣孔,導致所燒制的陶粒強度低、吸水率高等缺點,如果焙燒溫度未達到較佳焙燒溫度,陶粒制品的膨脹倍數就會下降,表現密度變大!
4、冷卻:冷卻工藝對陶粒的質量也有較大的影響,一般認為較合理的陶粒冷卻制度是:焙燒的陶粒在通過溫度的膨脹帶后,可迅速冷卻到1000℃~700℃;但是從700℃到400℃時,則要求緩慢冷卻,因為迅速降溫,使陶粒內部和表面產生強大的溫度收縮應力,導致其表面出現網狀的微細裂縫,使陶粒的顆粒強度降低,但在400℃以下又可以快速的冷卻。
頁巖陶粒砂生產設備
生產陶粒的主體設備主要包括:破碎機、原料貯存倉、降塵室、引風機、主窯體、噴煤系統、控制柜等。其中原料倉下部的喂料器、窯體轉速和拱煤量均為無級調速,以便調整其工藝參數,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獲得較大的產量!
生產頁巖陶粒的輔助設備有:給料機、篩選機、
皮帶輸送機、提升機、
臥式雙軸攪拌機、煅燒窯、
冷卻機、圓筒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