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滿足人們對高質量飲用水的需求,在對飲用水采用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聯用技術處理的基礎上,再運用活性炭吸附、精密過濾及物理法殺菌的深度凈化工藝,生產出可以直接飲用的優質生飲水。該工藝運行效果良好,已占據一定市場。
一、優質飲用水生產工藝流程
該工藝由2個部分組成,即O3—GAC法深度處理與物理法小型裝置的深度凈化相結合,具體工藝流程如下圖:
(優質飲用水生產工藝圖)
優質飲用水參數設計:
序號 | O3— GAC法處理工藝 | 序號 | 物理法深度凈化工藝 | ||
1 | 處理水量(t/d) | 20 000 | 14 | 額定產水量(m3) | 2×192 |
2 | 澄清池上升流速(mm/s) | 1~1.1 | 15 | 活性炭過濾器型號 | GA16 192 |
3 | 砂濾池濾速(m/h) | 8.9 | 16 | 裝炭體積(L) | 80 |
4 | 反沖洗強度[L/(m2.s)] | 16 | 17 | 產水率(L/min) | 16 |
5 | 預投臭氧量(mg/L) | 0.1~0.2 | 18 | 活性炭孔徑(nm) | <2 |
6 | 主臭氧量(mg/L) | 1.5~1.8 | 19 | 硅藻土平均粒徑(μm) | 25 |
7 | 主臭氧接觸時間(min) | 26.6 | 20 | 預涂膜時間(min) | 25~35 |
8 | 活性炭型號 | ZJ—15 | 21 | 精濾器工作壓差(MPa) | <0.12 |
9 | 炭床高度(m) | 1.5 | 22 | 反沖洗強度[L/(s.m2)] | 8~10 |
10 | 活性炭接觸時間(min) | 9 | 23 | 反沖洗時間(min) | 30~60 |
11 | 微孔布氣鈦板孔徑(μm) | 20 | 24 | SCⅡ型微電解儀 | |
12 | 砂濾后水濁度(mg/L) | <3 | 25 | 殺菌率(%) | >99 |
13 | 炭濾后水濁度(mg/L) | <1 | 26 | 紫外線殺菌儀殺菌率(%) | >95 |
27 | 出水濁度(mg/L) | <0.5 |
(優質飲用水參數設計)
優質飲用水水質標準:
該工藝投入運行以來,對其出水濁度、細菌及大腸桿菌進行日、周分析;每月由供水公司做全部分析,并定期向省、市衛生防疫站送樣,做全分析,確保其出水水質達到《生飲水企業標準》:
序 號 |
項 目 | 應用標準 或國標 |
生飲水 企業標準 |
原 水 | 深度凈化水 出水水質 (1998-04-29) |
1 | 色度(度) | ≤15 | ≤2 | 黃色 | <2 |
2 | 濁度(mg/L) | ≤3 | ≤1.5 | 280 | 0.2 |
3 | 嗅味 | 不得有 | 無異嗅異味 | 二級 | 無 |
4 | 肉眼可見物 | 不得含有 | 不得含有 | 少量泥沙 | 無 |
5 | pH | 6.5~8.5 | 6.5~8.5 | 8.16 | 7.83 |
6 | DO(mg/L) | >5 | 5.3 | ||
7 | COD(mg/L) | ≯3 | 2 | 0.05 | |
8 | 揮發酚(以苯酚計)(mg/L) | 0.002 | <0.002 | 0.002 | <0.002 |
9 | 陰離子洗滌劑(mg/L) | 0.3 | <0.2 | 0.1 | <0.1 |
10 | CHCl3(μg/L) | 60 | ≤30 | 2.0 | 0.07 |
11 | CCl4(mg/L) | 3 | ≤2 | — | |
12 | As(mg/L) | 0.05 | <0.05 | 0.01 | <0.01 |
13 | Pb(mg/L) | 0.05 | <0.04 | 0.01 | <0.01 |
14 | Cd(mg/L) | 0.01 | <0.005 | 0.01 | <0.002 |
15 | Ag(mg/L) | 0.05 | <0.01 | <0.01 | |
16 | NO-2(mg/L) | <0.005 | <0.004 | ||
17 | 細菌總數(個/mL) | 100 | <20 | 10 000 | 0 |
18 | 大腸桿菌數(個/L) | 3 | <3 | >20 000 | <3 |
19 | Ames試驗 | 陰性 | 陰性 | ||
20 | 總硬度(以CaCO3計)(mg/L) | 450 | 110.3 | 100.1 | |
21 | Se(mg/L) | 0.1 | |||
22 | Zn(mg/L) | 0.15 | |||
23 | Mg(mg/L) | 6.47 | |||
24 | Ca(mg/L) | 18.82 | |||
25 | Li(mg/L) | 0.005 | |||
26 | Sr(mg/L) | 0.019 | |||
27 | Si(mg/L) | 43 | |||
注 1 以上1~20項數據由九江市衛生防疫站測得 |
(優質飲用水水質標準)
優質飲用水分析與評價
①對色度的去除率達96%以上,濁度去除率為100%,嗅味由二級消除為無。
②對原水中砷、鉛、鎘、銀等金屬的去除率均達到91%~99%。
③對一些劇毒、有害物質如氰化物的去除率可達96%以上。
④對水中各種有機物的去除效果尤為明顯,如氯仿、CCl4及其它一些多環芳香族化合物的去除率均達到90%以上。
⑤對于原水中的細菌、大腸桿菌甚至芽孢桿菌的去除率均達100%;化驗結果還表明,保存1個月的桶裝優質飲用水的細菌數僅為1個/mL,大腸桿菌仍小于3個/L,完全可以生飲。
⑥優質飲用水中含有適量的鋅、鎂、鈣、鋰、鍶等有益于人體健康的礦物質。
⑦pH在7.8左右,總硬度亦在100 mg/L左右,且水中溶解氧較高(≥5 mg/L),清甜可口!
檢測數據表明,優質飲用水水質遠優于我國《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主要指標均已達到或超過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
二、O3— GAC及物理法深度凈化組合工藝
預臭氧—臭氧—生物活性炭技術的特點
由于長江源水中有機物含量較多,故在快速混凝同時投加臭氧與堿式氯化鋁,可使臭氧將大分子有機物的苯環結構打開,形成小分子或中間體,使其隨無機物一起沉積。預投O3來源于主臭氧尾氣的回收,投量為0.1~0.15 mg/L[1],既可有效降低藥耗(堿式氯化鋁由10 mg/L降至5.2 mg/L),又可減輕活性炭濾池的負荷。
主臭氧接觸池與活性炭濾池是一個全封閉的構筑體。因為炭粒比重小,在水、氣同向流作用下,氣、液、固三相處于微動狀態而有利于大量臭氧進入炭孔隙中,并與孔隙中被吸收、聚集的大分子有機物相遇。根據臭氧反應動力學原理,其化學反應速度和參與反應的物質及臭氧濃度成正比,可促使大部分有機物Zz終被氧化為H2O和CO2等無機小分子,從而脫離活性炭孔隙;同時,臭氧分解后形成氧氣,使好氧菌與硝化菌在活性炭表面形成生物膜,繼續降解活性炭表面的有機物,使之Zz終脫離活性炭表面,延長了活性炭的運行周期。如ZJ—15活性炭使用壽命為2年,可運行3年后仍具有較好的活性。因而主投臭氧的量要求較高,實際運行中為1.2~1.8 mg/L。
預O3— O3— GAC工藝后加氯,能有效防止二次污染,使水質穩定。加氯量控制在0.3~0.5 mg/L。出水經色—質聯機檢測,水中有機物由40余種降至8種,如1、2苯并蒽、3、4苯并芘、噻嗯(2、3—4)吡啶已完全去除,剩余的8種有機物組分含量也在國標允許值內,細菌總數為0 個/L,大腸桿菌數為0~3 個/L;濁度≤1 mg/L。
物理法深度凈化的技術特點
研究資料表明,活性炭具有高效的吸附性能,對分子量在500~3 000 u的有機物及憎水有機物具有優良的去除效果。前期經預O3— O3— GAC工藝處理的水中,82%的有機物已全部去除,剩余的數種有機物組分也在國標允許值以內。為確保優質生飲水中有機物及其降解后的中間體降至Zz低,采用顆粒狀活性炭進行二次吸附,去除來自兩方面的有機物分子:一是在前期工藝中剩余的有機物;二是前期水在清水池作4~8 h停留所滋生的細菌或其它有機物,吸附時間為4~6 min。
通過對運行的活性炭表面進行鏡檢,發現細菌與微生物數很少,主要是因為:
①進水水質好,且水中含有0.3 mg/L的游離氯,抑制細菌的繁殖;
②水與活性炭接觸時間短,細菌生長缺乏足夠的時間。
采用硅藻土粉末為濾料的預涂膜過濾技術是基于膜法(MF)優良的過濾性能以及硅藻土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如硅、鈉、鍶、鐵等。預涂膜的過濾周期取決于濾膜中孔道或孔隙的狀況,以及濾前水的水質,設計中將濾前與濾后水的壓差小于0.12 MPa作為一個過濾周期。而實際運行周期較設計延長近15%,主要是濾前水的濁度已控制在0.5 mg/L以下。經測試,濾后水濁度為0~0.2 mg/L,水中的重金屬去除率達99.9%,而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這就是預涂膜工藝的兩重性?梢,將顆粒狀活性炭吸附與硅藻土過濾相結合的工藝,不僅能進一步去除水中的殘余有機物及其中間體、重金屬,而且向水中補充了一些有益的微量元素。
微電解殺菌與紫外線消毒相結合
微電解殺菌及紫外線殺菌均為物理消毒法,其共同特點是殺菌時間短、效率高,且無二次污染。其中微電解法主要是在水流中增設一低壓電場,使水處理器的水中產生H2O2、O3等活性物質,這些物質具有極強的殺菌作用,據有關測試數據表明,水流過水處理器(低壓電場)時間僅為10 s,滅菌率即達99.9%以上;而電解產生的H2O2、O3被還原后,均分解為O2溶于水中,實際運行1年來,優質飲用水的溶解氧量較一般飲用水高出近20%。紫外線的殺菌率亦在95%以上,因而采用兩者組合消毒工藝,殺菌率能確保達到99.9%以上,同時具有抑菌及避免二次污染的功效。在對保存1個月的優質飲用水抽樣檢查中發現,細菌數僅為1 個/mL;大腸桿菌仍小于3 個/L。
以上參考文獻
1 唐安忠等.臭氧—活性炭處理飲用水工藝在我廠的應用.石油化工環境保護,1993;(4)
2 金偉等.粉末活性炭在預涂過濾中的應用.中國給水排水,1997;13(增刊):16~19
3 張德勝等.微電解殺菌器的研制與應用.中國給水排水,1998;14(5):4~5
4 卜恩云.地下水深度處理試驗研究.見:給水排水新技術.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5 羅曉鴻.Ames試驗氯化致突變前體物在凈水工藝中的去除研究.中國給水排水,1998;14(3):11~13
6 Martin fox.Healthy Water.1996
了解詳情請留下您的聯系方式我們24小時內與您聯系: TEL:13721431212 0371-56630331